锂离子电池在充电时,锂离子从正极脱嵌并嵌入负极;但是当一些异常情况:如负极嵌锂空间不足、锂离子嵌入负极阻力太大、锂离子过快的从 正极脱嵌但无法等量的嵌入负极等异常发生时,无法嵌入负极的锂离子只能在负极表面得电子,从而形成银白色的金属锂单质,这也就是常说的 “析锂” 。
析锂的主要表现有:
在低温条件下,电解液的离子导通率会降低,锂离子从正极脱嵌及嵌入负极的阻抗会大幅增加,且嵌入负极阻抗的增加幅度更大,从而引发析锂 。
电芯大倍率充电时,大量的锂离子从正极脱嵌并来到负极,但由于锂离子嵌入负极的阻抗远大于从正极脱嵌的阻抗,因此蜂拥而来的锂离子无法 100%的保证全部嵌入负极,来不及嵌入的,就会在负极表面得电子并形成金属锂。
当正极涂布偏重或者负极涂布偏轻时,都会造成负极嵌锂空间不足,这样锂离子从正极脱嵌并来到负极后,就会在负极表面得电子并形成金属锂 。
负极压实超过其极限后,会破坏材料的本体结构,并增加锂离子嵌入时的阻力,从而引发析锂。
如负极露箔,充电时锂离子就会在铜箔直接得电子并析锂。
厚度较大或内部卷绕过紧的卷芯,分容后容易变形并会造成极片接触不良,接触不良区域会被电芯内部气体填充、从而失去锂离子迁移通道。最 终形成条状为主的未嵌锂区域,并可能伴有析锂。
电解液作为锂离子导通的通道,如果量少或未能充分浸润极片,刀会引发析锂。 力朗电池在26650设计或制造过程中,充分考量上述析锂现象和 机理,从设计、材料、工艺等多维度确保电芯无析锂现象,从而确保所制造的26650电芯的长循环、高容量、电化学性能稳定等优势。